肩袖损伤

更新时间:2025/3/17 浏览: 来源:超级管理员

李某,男性,45岁,系务工人员,重庆市沙坪坝区人,患者因搬重物后发病期。初诊(2024年02月08日):患者因“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3个月”前来就诊。患者主诉于3月前因搬运重物时不慎扭伤右肩,当时即感肩部剧烈疼痛,活动受限,尤以上举、外展及后伸时疼痛加重。休息后无明显缓解。遂于当地医院行肩关节MRI提示:冈上肌肌腱撕裂。右肩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。肩关节少量积液。查体:右肩外观无明显肿胀,局部压痛明显,尤以肩峰下及肱骨大结节处为甚。肩关节主动活动度:前屈90°,外展80°,后伸30°,内收45°,外旋30°,内旋40°。被动活动度较主动活动度稍大,但仍受限。Neer征、Hawkins征阳性,Jobe试验阳性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:肩痹(气滞血瘀),西医诊断:肩袖损伤。治疗以活血化瘀,舒筋通络止痛。针灸治疗:取肩髃、肩髎、肩贞、臂臑、曲池、外关、合谷等穴,选取上述穴位6组,配合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20min,通络止痛,日一次(隔姜灸:右肩井、肩贞、肩髎、肩前、肩髃、臂臑、臑腧、曲池、手三里、合谷及阿是穴等);选取上述穴位2组,采用隔姜灸治疗20min,以温经通络,日一次大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(针对肩关节活动粘连处施术);术者结合多种松筋、弹拨、关节摇转、屈伸及内外旋等,行粘连处松解,反复数次,以达到缓解肩关节粘连,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,缓解疼痛。配合微波治疗(不含HYJ)(针对肩左上臂疼痛处);2部位,消炎止痛,日一次。二诊(2024年02月12日):患者诉肩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,疼痛较前有所缓解。治疗上:继续予针刺局部阿是穴、肱二头肌起止点,平补平泻至得气,配合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20min,日一次。大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(针对肩关节活动粘连处施术);术者结合多种松筋、弹拨、关节摇转、屈伸及内外旋等,行粘连处松解,反复数次,以达到缓解左肩关节粘连,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,缓解疼痛。再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(针对左肩周围软组织疼痛处及上臂疼痛处);在定向透药仪的导引下,将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达组织病灶部位,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活血止痛。方药如下:桑枝20g 羌活20g  桂枝15g 伸筋草30g 舒筋草30g 归尾20g 红花15g  海桐皮30g 乳香15g 没药15g 花椒10g  生姜50g,以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。中药房水煎后经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;2部位,日一次。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,逐步增加活动范围,以恢复肩关节功能,防止粘连和肌肉萎缩。三诊(2024年2月15日),患者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,活动度明显改善,嘱患者继续肩部功能锻炼,避免过度用力,避免受凉。随访半年未复发。

  按:本医案中,患者因外伤导致肩袖损伤,属于中医“肩痹”范畴,辨证为气滞血瘀型。治疗上以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为原则,采用针灸、推拿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,取得了良好疗效。针灸:选取肩髃、肩髎、肩贞等局部穴位,配合曲池、外关、合谷等远端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以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缓解疼痛,改善肩关节活动度。 大关节粘连松解:通过揉、按、拿、捏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,配合肩关节被动活动,以松解粘连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损伤修复。配合中药透药以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。再配合患者自行功能锻炼,逐步增加活动范围,以恢复肩关节功能,防止粘连和肌肉萎缩。 综上所述,中医综合治疗肩袖损伤具有显著疗效,通过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,配合功能锻炼,能够有效缓解疼痛,改善肩关节功能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